Contact Us

首页 资讯正文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发布者:yu发布时间:2025-03-14访问量:380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角落里,26 岁的小李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那狭小昏暗的出租屋。屋内家具陈旧,空间逼仄,每一处都透露着生活的无奈。窗外,高楼大厦灯火辉煌,那些明亮的窗户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家,可对小李来说,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却像是遥不可及的梦。

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在当今社会中数不胜数。高房价,已然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使他们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这一现象也逐渐演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痛点。对于无数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年轻人而言,住房不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之所,更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将这份憧憬击碎,让他们在高房价的压力下,陷入深深的无奈与迷茫之中。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在经济学的语境中,通货膨胀被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而高房价,实则就是一种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学者朱宁在《刚性泡沫》中指出,过去十多年间,房产每年竟有 35% 的升值空间 。我们不妨将这一数据与国际通行的通胀目标作一番对比,各国通常将通胀目标设定在 2% - 3%,而房地产市场 35% 的升值幅度,犹如一道刺眼的光,凸显出其上涨的剧烈程度,这样的涨幅无疑是一种恶性通胀的表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 高房价也不例外。房价之所以能够一路飙升,背后的关键因素便是市场中被注入了过量的货币。在货币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市场形成了大量以债务为支撑而非基于自身供给的需求。简单来说,许多人买房并非凭借自身的实际购买力,而是通过借贷来实现购房需求,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实则是由债务堆砌而成。这种债务支撑下的虚假繁荣,让房价远远脱离了其实际价值,也为房地产市场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企业资金流向房地产的多重因素

在 2016 年中央提出 “房住不炒” 这一理念后,房价却出人意料地被炒上了天,这背后企业房地产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

为了对冲经济压力,央行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货币宽松周期,大量资金涌入市场。特别是 2008 年 4 万亿大放水后,市场上资金泛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找不到边际报酬超过炒房的好的投资项目。实体经济投资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微薄、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相比之下,房地产市场却展现出极高的回报率和较低的风险。于是,许多企业纷纷将闲置资金配置到房产领域,希望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取丰厚的利润。

大约在 2015 年前后,各地政府推行腾笼换鸟政策和去库存政策,这使得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纷纷倒闭。一些工厂老板无奈之下关掉工厂,转而投身房地产市场。他们发现,购买几套房不仅能及时 “止损”,还能获得可观的收益,而且相较于经营工厂,投资房产更加省心省力。这种现象在当时并不少见,许多中小企业主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中尝到了甜头,也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可以非常容易地从银行拿到相对便宜的资金。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一方面把从银行廉价获得的资金以更高的利率贷给中小企业,赚取利差;另一方面,用这些廉价资金大量配置房产。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也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更加充裕,房价进一步被推高。例如,某些央企在一些热门城市大量购置房产,这些房产的闲置和炒作,严重影响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也纷纷用部分从市场上融来的资金配置房产。他们的炒房行为对房价的影响不容小觑,甚至远超温州炒房团。上市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融资渠道,他们在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投资,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购房需求,使得房价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购买房产,不仅实现了资产的增值,还在财务报表上美化了业绩,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这种行为却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让普通购房者更加难以承受高房价的压力。

棚改货币化安置:房价上涨的催化剂

2013 年,作为去库存的重要手段,棚改货币化安置正式启动。这一举措的核心是用货币的方式补偿被棚户区居民,居民拿到补偿款后再到商品房市场上购置住房。从 2013 年开始,棚改货币化安置率逐年攀升 ,到 2017 年,这一数值已攀升至 60%,在某些省份甚至达到 100%。

棚改货币化安置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由政策创造而不是由供给创造的需求,成为 2016 年后房价飙涨的重要推手。许多城市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房价出现了 50% - 100% 的涨幅 。与传统的由耗费几十年时间的供给支撑房价的消费需求不同,棚户区改造创造的需求完全与供给无关。它相当于向特定社会群体直接发放天量的货币,引发了市场的局部通胀。大量棚户区居民在拿到补偿款后,涌入商品房市场,使得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却无法迅速跟上,供需失衡导致房价一路飙升。一些城市原本房价较为稳定,但在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推动下,房价在短时间内翻倍,让许多普通购房者望房兴叹。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中国房地产市场犹如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既有新市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产生的刚性居住需求,也有加杠杆投资获利的投机需求。银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投资者配资,使得大量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了中国经济的涨幅,人们似乎已习惯了房地产每年 35% 的升值。在这种高回报率的诱惑下,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了投机者的乐园。而且,过去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数次调控,但房价依然持续上涨,这种 “空调” 现象坚定了投机者的信念,他们坚信投资房地产不仅收益高,而且几乎无风险 。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利益驱使,涌入房市,成为了投机者。他们如同黄牛一般,在房地产市场中倒买倒卖,通过房价的上涨获取巨额利润。然而,这种投机行为并不产生实际价值,其收益完全来源于新市民的剩余劳动。投机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市场需求被虚假放大,房价不断攀升,普通年轻人的购房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他们的居住需求被无情地挤压,购房梦想变得愈发遥不可及。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在经济学的范畴中,无论是恶性通胀还是通缩,其实质都是经济危机的不同表现形式 。恶性通胀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尽头往往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当房价被过度推高,形成恶性通胀时,大量刚需购房者由于无力承担高昂的房价而被迫放弃购房。这就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大幅下降,而此前房地产市场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房屋供给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房屋供给远远超过了实际的消费需求,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便日益凸显,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

一旦经济危机爆发,生产萎缩将成为必然的结果。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链条长,涉及到众多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装修、家电等。当房地产市场陷入困境,相关产业也会受到牵连,生产规模被迫缩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倒闭潮。这不仅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还会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陷入低迷,经济增长放缓,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

如今房地产业所遭遇的重重困难,正是当年有形之手制造局部通胀所结下的苦果 。在过去,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某些政策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房地产市场,如宽松的货币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等。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也埋下了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隐患逐渐暴露,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当前的困境。

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似乎仍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旧试图通过向楼市注入货币来维持房地产业的高通胀 。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的回暖迹象,但从长远来看,却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失衡,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变得更加巨大,最终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货币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让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让年轻人重新看到拥有住房的希望,让整个社会恢复应有的活力与和谐。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住不起房子

年轻人住不起房,这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锁,锁住了年轻人的梦想与未来,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积极探寻破局之法。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应持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落实 “房住不炒” 的定位 ,坚决遏制投机性购房行为。一方面,加大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投机者的购房门槛和持有成本,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与实施,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抑制房价的不合理上涨 。

在增加住房供应方面,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保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土地供应充足。同时,鼓励开发商建设更多小户型、低总价的刚需住房,满足年轻人的购房需求。此外,积极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完善租赁住房政策,提高租赁房源的供应和质量,保障租房者的合法权益,让租房也能成为年轻人安心居住的选择 。

除了政策的调控,还需要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我们应摒弃过度追求房产投资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年轻人不应将拥有房产视为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志,而应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社会也应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

高房价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我们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让房价回归合理区间,让年轻人重新看到拥有住房的希望,实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美好愿景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道破局的曙光,照亮年轻人前行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安心扎根,追逐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